爱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第一书生 > 第139章 通风报信

第139章 通风报信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朝廷为了分权治理地方,把按察使和布政使分出了道台官员来治理,再下一级的知府衙门也同样如此,除了知府坐守府衙以为,下级属官也都给分了出去,各自开署办事。

有些许不同的是,推官署和通判厅都驻府城,与知府衙门相距不远,只有同知厅例外,被分驻于尉氏县城内。

不过陆诚的案子是大案,各署衙都在全力带人追查,通力合作、同心协力、众志成城------势要揪出此案的幕后凶手。只是各级官员都有自己的班底,府衙里留下的都是经历和知事等八品以下官员,正常情况下,马推官是不会来这府衙的。

此时,只听陆诚坐在那气愤地说道:“冯大人,学生已经得到确切的消息,凶手就在振威武馆之内,您说自己做不了主,才带我来这府衙,现在府尊大人又迟迟不出现,若是耽搁了时辰,线索断了的话,此事您能担待得起么?”

一脸福相、身材矮短微胖的马推官一脸苦笑,亲手给他杯子里续着茶水,耐心地解释道:“陆生员,这真不是本官能做主的事呀!衙门这边得不到准信儿,本官又岂敢强闯民宅,进行搜查?”

官场里,流传有这么一个段子,说是地方官与京官相遇,地方官来上一句:“我爱京官有牙牌”,而京官却回道:“我更爱外官有排衙”。

排衙又叫“小上朝”,皇帝在京城金銮殿上大升朝,地方上各府州县衙门的堂官们,则在自己的衙门里小上朝。

每日卯时,各衙门里梆发炮响,所属下级官吏、衙门六房司吏、典吏、三班首领等吏员全都到场,于二堂分班肃立。

待到二梆敲过,堂鼓击响,堂官便开始升堂了。

不同的是,升大堂时堂官必须穿戴朝服,顶着梁冠(进贤冠)上堂。也只有升二堂时,才会穿戴公服,戴的也不是乌纱帽,官员穿戴常服时才会戴乌纱帽。

而穿戴公服时,头上所戴的则是一种类似于乌纱帽的展脚幞头,即两边耳后略偏上的位置,直直探出两条长翅的官帽。

贺知府今日排完衙后,便吩咐各级官吏继续严密追查有关陆诚的那桩案子,他则回到府衙后院换回常服,之后便自己一个人吃起了早饭。

刚吃过早饭,贺知府就得到差役禀报,说是陆诚过来求见,此刻正在签押房里候着。

贺知府当然知道,陆诚这位苦主今日过来,肯定是催促自己查案来了。他忙取过放在一旁的餐巾抹了抹嘴,起身往签押房行去。

来到签押房,便见到刑房司吏和典吏,还有师爷全都在场。只是让贺知府感到有些纳闷的是,就连新任的马推官也在场。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