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铁血大军阀 > 95.尚家人

95.尚家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尚逸夫想想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于是便在笔记本上记录了下来,然后去落实。

“哦,大人,今天下午我想请个假。”尚逸夫说道

“什么事?”李默涵问

“家里的事情,我弟弟妹妹从北京回来,我要去车站街他们。”尚逸夫答道

“哦,反正我下午也不出门,让司机开车送你去,随便把你兄弟姐们一起送回家。”李默涵说

1915年12月30日,李默涵在书房里收到了萧县肖文龙发来的捷报,他满意地把电报放在书桌上,按响桌子上的电铃。

须臾,一个带着眼镜,文质彬彬地年轻人敲门进来,“大人,有什么吩咐吗?”此人名叫尚逸夫,商丘本地人,南洋公学毕业,也是商丘七大户八大家之一的尚家的二少爷。他现在的身份是李默涵的秘书。

李默涵指了指桌子上的电报,说道:“马上要过元旦了,前线的将士们也幸苦了,你准备一些好吃好喝的送到前线去。同时让前线的将士们放假三天,就当是休整。”

“元旦?”尚逸夫推了推鼻梁上的眼睛

“对啊,元旦。有问题吗?”李默涵对尚逸夫的反应有些奇怪

尚逸夫赶紧推辞,“哪里敢劳动。”

“真的不要?”

“大人关怀,卑职心领,确实不敢叨扰。”尚逸夫受宠若惊

中国历史上早有“春节”,不过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这在《后汉书杨震传》中有载:“春节未雨,百僚焦心,而缮修不止,诚致旱之征也。”到南北朝时,“春节”是泛指整个春季。而把正月初一定为“春节”,是辛亥革命以后的事。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在南京宣布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随即宣布中国废除旧历采用阳历(即公历),用民国纪年。这样做带有改朝换代重新确立“皇历”的传统,同时也蕴含着向封建王朝彻底决裂的含义。不料,孙中山的这个建议,民间一时没有接受,于是民间同时流行了两种历法,阴历和阳历。当年2月18日(壬子年正月初一)民间仍然过了传统新年,其他传统节日也照旧。

不过,最后袁世凯只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因当时是“五族共和”,端午等汉族节日列为全国节日不妥),同意春节例行放假,次年(1913年)起开始实行。自此,夏历岁首就由以往的“过年”改成了“春节”。由于这个“春节”是袁世凯批准的,许多倒袁人士,都拒绝过这个春节。

尚逸夫善意的提醒道:“大人,虽然民国政府规定公历1月1日是元旦假期,但是民间还是按照农历来算的。”

李默涵笑了,说道:“不妨事,前线的士兵好吃好喝还有三天假,他们才不会关心这到底是公历还是农历,就这么办吧。”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