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怒海归航 > 第一百二十二章 法国王后的邀请

第一百二十二章 法国王后的邀请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人太多,不可能所有人都进去,巴里只得给出一个诺言:遗体很快就会移进教堂,人人都可以到那里去瞻仰遗容,在他遗体旁边祈祷。

因此,到了晚上,忧伤的老百姓开始三三两两地回家,一路谈着老约翰临终的情形,谈着未来的殡仪以及将会在他遗体旁边和在他墓穴周围出现的奇迹。有些人还说,老约翰一下葬,马上就会封为圣徒;另外有些人说,他们怀疑能否办得到,于是前面那些人便发起怒来,并且威胁说,要去见萨累的主教大人。

阴郁和悲伤的气氛笼罩了整个摩洛哥西海岸,不但笼罩了普通老百姓,也笼罩了每一个人;这个集团的福星陨落了,甚至在许多老兄弟看来,一切也都变得暗淡无光了。

人死如灯灭,如果在海上,葬礼的相关要简单得多。

然而巴里集团今非昔比,再也不是之前那朝不保夕的海盗了。老约翰的离去,不仅仅失去了一位老兄弟,同时还是这个新兴政权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奥赛罗庄园所在的克拉夫镇发生了一件大事。同这件大事比较起来,所有其他的事都显得无足轻重。

八月二十一日傍晚,大西洋公约组织高级代表、前萨累海岸警备队司令老约翰病情加重,本堂神父、新教牧师和从萨累赶来的医生们都通宵留在他的房里。据说,他有随时会死去的危险。克拉夫村治安官托波尔当夜就派了一个信使,赶往萨累通知巴里、奥赛罗、董南和梅尔斯等的人。第二天,这个消息便传遍了全城和四郊。

第二天正好是礼拜天,村里教堂挤满了望弥撒的人。大家都明白真相,因此望过弥撒之后,人们成群结队的向着老约翰家走去,打听他们所爱戴的老伙计的健康情况。

终于,深夜赶来的董南、巴里和奥赛罗出现在大门口,他们同村民混在一起,把消息告诉大家,同时恳请他们不要大声喧哗,免得妨害卧病的老约翰。

可是几个小时过后,钟声便宣告了老约翰的死亡。老百姓又成群结队拥挤在各条街上,大家都感到十分不安。大家的脑袋和眼睛都朝着钟楼;顷刻之间,镇里和周围村庄的其他教堂,如圣芳济堂、三一堂和圣母堂都接二连三地敲出一片悲声。

盖尼特拉省督肖恩来了,贝尔贝达省督托马斯也来了,甚至连正在萨累访问的托斯卡纳大公科西莫和曼托瓦公爵费迪南多都从萨累匆匆赶了过来。

伯爵的妻子索菲亚和典着大肚子的克劳迪娅,刚安抚完老约翰的家属,正跟神父一起在遗体边祈祷的董南,突然回头说道:“先什么,葬礼还是由大主教主持吧,至于新教会那边……请他们保持下克制。如果他们实在不答应,那就在克拉夫举行个祈祷仪式,但遗体必须葬在圣芳济堂,这是老伙计生前的遗愿。”

除了远在欧洲的胡安上尉和萨累总督奥赛罗之外,包括董南在内的绝大部分核心成员们都是新教徒或倾向于新教。但老约翰同时还是罗马教皇去年刚敕封的伯爵,毫无疑问,在葬礼这个问题上绝不能犯“路线错误”。

一切以大局为重,巴里微微的点了下头,不无伤感地叹道:“也只能这样了,不过在我看来,葬在圣芳济堂只能算他的遗嘱,而不是他真正的遗愿。”

托马斯反应了过来,连忙劝慰道:“别这样巴里,我们已经不是海盗了。对现在的我们而言,葬身绝不是一个好的归宿。”

人们终于明白了,他们的心里都充满着畏惧和莫大的悲伤。紧接着,钟楼上出现了一面绣着骷髅头的大黑旗。

作为大西洋公约组织最年长的高级代表,萨累保卫战的功臣之一,选择急流勇退的老约翰受到人们极大的尊敬。尤其他那毫无架子,特别随和的性格,在人们心中享有着比巴里和董南有之过而无不及的威信。

噩耗一经传出,成千上万人从四处蜂拥而至,呼号声和哭泣声与忧郁的钟声,在他家的小院周围交织成一片。有的在地上打滚;有的撕着自己的衣服,抓破自己的脸;还有的则默默无声地呆望着院墙。有的在悲泣;

有的向教堂伸出双手,祈求奇迹降临,天主大发慈悲。但是,也可以听到一些愤怒的、由于绝望而近似咒骂的声音:“他们为什么要夺去我们亲爱的老伙计?那末我们的行列圣歌、我们的祈祷和我们的恳求都为了什么?我们奉上了金银贡物,可天主却一点也不回报我们!拿了我们的贡物,却不给我们一点回赠!”

其他许多人都在哭泣,一遍遍地说:“耶稣!耶稣!耶稣!”人群要拥进去瞻仰一次老约翰的遗容。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