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宋最狠暴君 > 第139章 不使群臣虞其意

第139章 不使群臣虞其意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想要揣摩上意?想要自古套路得人心?

呵呵!

老老实实的按朕给出的套路去走才是你们唯一的出路!

面服心不服?得到了你们的身子却得不到心们的心?

笑话!

今西夏初定,百废待兴,金国又遣使来请开榷场,其中西夏该如何治理,并开放榷场之利弊,诸生可试言之。”

光让这些考生们陈述一路上路过的那些州府的风闻,也并不能判断这些考生们是否就有才华,只能判断这些考生们对于百姓的生计是否关心。

现在趁着这些考生们刚刚答完第一题,正该是心神不定的时候让这些考生们针对现在西夏还有榷场的情况提出自己的见解,就很容易就能判断这些考生们到底是死读书还是有真本事。

哪怕最终的结果是一个不留,也总比弄一些滥竽充数之辈混进朝堂要好得多。

但是被赵桓这波骚操作惊呆的大臣们现在只想骂娘——官家能在龙椅上面做着,那些考生也能在殿中坐着。可是自己这些人呢?只能在集英殿里面干站着!

同样的,那些考生们也没好受到哪儿去——原先准备好的诗、词、论、赋、策之类的东西全都指望不上,被逼着卖了未来的队友之后又要紧接着面临第二场考试,当真是彼其娘之!

然而赵桓依旧笑眯眯的坐在龙椅上看好戏,甚至还挑了个比较舒服的姿势。

身为皇帝,就是不能让臣子猜到自己在想什么,正所谓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机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而且韩非子他老人家还写过著名的《八奸》,里面基本上已经把臣子之道的反面行为挨个列举了一遍,哪怕是不懂政治的小白,只要知道用这八奸去对比臣下的行为并且加以提防,臣子就很难搞出事情来。

比如现在,赵桓在殿试上出其不意的搞第二轮答卷,就是《韩非子·八奸》里面所说的,不使群臣虞其意。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