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大明元辅 > 第283章 正国本(廿一)“伍子胥”

第283章 正国本(廿一)“伍子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奉命入蜀册封亲藩就更别提,这活儿随便找个翰林学官都能干,甚至过分一点派个司礼监的大太监去也没什么大问题,实在谈不上功劳,顶多算个苦劳。

当然了,高务实当时也没什么不世之功,就算有,比如他的确提出过不少改革方面的建议,可因为年龄关系,也基本都被记在高拱头上了,高务实也从来没有想要从已经过世的三伯名下把那些功劳摘过来自己享用。

那么,不看先帝时期,只看万历朝呢?这就干脆别比了——满朝上下衮衮诸公,要论事功的话,全加起来还不一定有高务实一个人够分量。

尤其是万历八年之后的这二十年里,朝廷的大胜几乎全是高务实一手打下,朝廷的改革几乎全是高务实一手推动,这还比什么呢?真要这样比,倒显得满朝诸公全是尸位素餐之辈,举朝上下就他高务实一个人在干活似的。

不是其他人真没干活,实在是他高务实干得太多太多了!

伍子胥被赐死有两点原因,第一点就是伍子胥的功劳太大。在伍子胥给先王打天下征战的时候,夫差还没有权力,是伍子胥击败数国,使吴国成为天下诸侯的霸主。

如此不世之功,在先王时期还好,毕竟伍子胥是先王慧眼识人而简拔起来的,可是等到夫差即位后,这对夫差就是很大的威胁了,因此夫差一定要想法子打压。

只不过,打压有时候是一件很需要耐心的事,往往要通过扩大伍子胥一系列的错误来证明打压的合理性,然后才好行事。但一来伍子胥可能没什么错误,二来夫差可能也没本事布那么大的局,此时恰好吴国击败越国,夫差威望大涨,因此干脆趁机将伍子胥杀死,一了百了。

第二点原因就是因为伍子胥权力太大。当时伍子胥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在夫差继位时,甚至说过要将吴国分一半给伍子胥。

这种话显然只是政治表态,当不得真,所以被伍子胥拒绝了,但也由此可见伍子胥在吴国的声望和地位。

活干得又多又好会有什么结果?当然是官越当越大,威越积越重,权也越揽越多。同时身边跟着他捞功、看着他脸色行事的人也越来越多。

一个臣子,还是先帝老臣,某种程度上带着“顾命”的意味,伍子胥权力太大对于吴王夫差来说当然有着很大的威胁,因此情况与前一条类似,吴王夫差要么对伍子胥逐渐削权,要么将伍子胥杀死。

故事既然是这样,那么假若朱翊钧今天听这出戏真是在隐射朝中某人是伍子胥,那么高务实可以肯定,朱翊钧绝对不是针对王家屏,只能是针对他高某人。

虽然相比而言,王家屏显然更符合“老相国”这一人物形象,但仔细想想,除了年龄之外,他有哪点比高务实更像伍子胥?

在先帝手中就立下大功,这一点王家屏显然不符合,因为他是隆庆二年的进士,到穆庙驾崩之时,王家屏只干过两件大事:一是参与编纂《世宗实录》,二是奉命入蜀册封亲藩。

参与编纂《世宗实录》的人多了去了,当时翰林院大半的人都参加了这项工作,有他王家屏不多,没他王家屏不少,能算什么大功?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