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锦绣盛唐:我的父亲是李世民 > 第803章 只为不遗后世忧

第803章 只为不遗后世忧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谁都想要盛世,可盛世哪是苟出来的?唯有刀锋之上赢得了尊严,才能真正的发展经济,军事上展现不出肌肉,哪有人敢跟你谈生意?

天下太平是一切

国计民生的基础,再鲜艳的花朵离开了土壤也没有办法芬芳。

李世民说的很清楚,既然早晚都要打,那就趁早打,自己去打,把战之罪归结到自己身上,给李泰留下成就英明之主的机会。

如果自己打赢了,自然是最好的局面,李泰就可以坐享其成,在胜利的基础上带领着大唐走向更为辉煌的盛世。

身有伤残者免税、年长者直接给发钱、到婚龄即成亲者给送礼金、被征战连累的人家按人头赐绢、因战因工而伤亡致残的人给发放赙物……

每一条政策的背后都是从国库流出的真金白银,大唐的国库并不殷实,但百姓生活相对富足,李世民说他这叫藏富于民。

藏富于民的后果就是国库积攒起来速度很是缓慢,打仗打的是什么?打的就是钱啊,没钱哪来的底气?

所以大家一致认为这仗应该晚几年再打,等到大唐真正的国富民强了之后,装备更为精良、兵马更为强壮,那时打仗的代价会小很多。

再一个刚刚经历了隋末的大动乱,百姓刻骨铭心的痛有两条,一个是东征,一个是大运河。

如果自己打输了,那也为东征探了路,打仗就有消耗,自己就算输,对方也赢得很惨吧?

所以大唐自建国以来,小战虽然不断、大战从来不打,大的工程几乎是零启动,就是要顺应民心、与民休养。

李世民知道民意就是国运,他一向都把民意看得很重要,这一次他要执意东征,为的就是把“逆民意而行”的“错误”揽到自己身上。

就算一百年后再打高句丽,老百姓也不愿意打,老百姓就愿意消消停停的过日子,所谓乱世人不如太平犬,谁也不愿意在战火里过刀头舔血的日子。

谁都想要太平,可太平哪是想出来的?唯有战才能真正的止战,不打几场硬仗,哪有人会臣服于你?

唯有你强大到没人敢与你为敌,天下才能真正的太平。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