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重生之神级学霸 > 第1289章 马尔勒案

第1289章 马尔勒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杨锐如今在国内,不管是要经费还是争取人员编制,都得一遍遍的描述自己的工作,介绍自己的成果,但如果有了诺奖,那就是一个全然不同的世界了,经费、人员编制带着腿跑过来不是开玩笑的。

理论上,战斗在第一线的诺奖获得者,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资源支持,而这也正是杨锐所渴望的。

相比之下,赚1000亿又如何,还不是每天要禅精竭虑的考虑再投资,末了还不是要考虑遗嘱和捐款,临死前还得为基金会奉献自己所余不多的时间。

曹大使看着杨锐自信的表情,不由一笑,道:“接下来就交给你了。”

说话间,两人已然来到斯德哥尔摩警察局长面前。

在pcr发明以前,你想检测生物的dna,需要的可不是一滴汗,而是一管血,甚至一管血都不够,得储备大量的含有dna的物质才能搅和出足够检测用的量。

pcr就不一样了,pcr是一个无损扩增的过程,只要有一个dna链,它就能以极短的时间将之翻倍,一个单位时间变成两倍,两个单位时间变成四倍,接着是8倍,16倍,32倍,64倍……而pcr的通常循环次数是25次到30次。

循环25次得到的dna将是原本数量的3355万倍,循环30次得到的则是10亿倍,这是一管血或者一颗肾不能提供的巨大数量。

事实上,人体内的体细胞总数还不到100万亿,不过是pcr循环50次的水平。换言之,将一个人整个绞了,还得提取出全部dna物质,还不如让pcr多工作24小时的水平。

可以说,有没有pcr仪,人体基因学的研究方式是截然不同的,这是妥妥的代差的体现。

“舍伍德局长,欢迎来到中国大使馆。”曹达早就从助手那里知道了局长的信息,三两句话,就将杨锐介绍给了对方。

而今正是中瑞合作最多的时期,瑞典人的冷漠伴随着的则是礼貌,舍伍德局长亦是距离不失礼貌的向杨锐点点头。

“我来瑞典的时候,听人说,瑞典人是不喜欢寒暄的,让我说话的时候要直接一点。”曹达身材粗壮却长袖善舞,以最简单的方式,转向道:“舍伍德局长,杨锐先生希望在瑞典尝试他的新技术,您愿意听一下吗?”

“新技术?”舍伍德的脸颊红彤彤的,转眼间又喝掉了一杯威士忌。

杨锐接过话头来,用英语道:“我想将pcr用于刑事侦查中,这是很好用的一种技术,可以比指纹更容易的确认嫌疑犯。不过,这项技术有一定的成本,还不适合在中国推广,我想在欧洲试一试。”

pcr的发明,能得诺奖,没有丝毫问题。

杨锐以后世的角度来看,甚至不用运作,pcr也一定能得诺奖,因为它的价值,也是循环扩增的,到90年代,到21世纪,到10年代都是越走越强的。韩春雨的伪成果为何能号称诺奖级的,就是因为它展现出了一种更高效的基因工具,而pcr就是元祖级的超高效基因工具。

以杨锐年龄,他绝对能在有生之年,等到pcr得诺贝尔奖。80年代如果不行,就90年代,90年代如果没希望,就再过十年,或者再十年,只要人活着,诺奖的希望就是与日俱增的。

只不过,杨锐并不愿意等罢了。

有没有诺奖的科研待遇和政治待遇可是千差万别的。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