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将血 > 第九卷旌旗漫卷不须夸第七百三十四章临汾

第九卷旌旗漫卷不须夸第七百三十四章临汾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临汾这里本为后方,但一下子好像就变成了两军阵前,直面秦人锋芒了,不过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临汾一下子变得繁华了起来,当然那等怪异的景象也只有半个多月罢了,原因更是简单,北逃的姓以及官吏纷纷路过临汾而已,拖家带口的,让临汾特闹了半个多月。

等到现在,该走的都走了,想走的人还有许多,但却都是走不了的,因为大家伙儿已经听闻,汾州那边已经闭关了,若非如此,临汾还能剩下多少人,是不是会变成一座空城,实在让人怀疑的很。

万户大人则坐困愁坡,开始时还招来几个军中将领问了问,等到后来,几个汉军领兵官带着亲信人等以及家人仆从也跑了,万户大人就再没招剩下那三两个议事过,让人更恐惧的是,自从听闻秦人北来,这位万尸大人除了不断的写求援文书,再派人送出去,再加派出探马,探听秦人动向外,就没下过哪怕一条政令军令。

既没有斩杀那些弃土而逃的官吏,也没有安抚人心,更没有带兵守城的意思,所有事,都是听之任之,作用还没几位府衙中的文吏大呢,起码人家还偷偷将家人都送出了城,还不断上下打问,瞅着风色,一旦不对,也好能在秦人到来之前逃出去不是?

而万户大人就完全是一副等死的架势了,真真让他们这些身边的人倍感绝望,却又无可奈何。

简单来说,若是世间长了,金国朝堂之上必然渐渐形成平衡,再以当今金国皇帝完颜雍的开明以及气量,未尝没有中兴的机会,但以当世情势来看,金国最缺少的也正是时间。

这些都是题外之言,不再赘述。

当那探子被径直带到临汾守备将军陈明易身前的时候,这位汉军万户,临汾守备将军大人正愁眉苦脸的伏案疾书,心腹之人不用看,就知道万户大人写的是什么,这个时节,还能有别的吗?无非就是请援急报而已,难道还是家书不成?

这已经是第十二封了,带着人进来的亲兵统领心里念叨了一句,随即摆手让那满脸汗水,身上还见了两处红的探子稍安勿躁,这才轻声道:“将军,探马回来了。”陈明易四十多岁年纪,在临汾任职也有三四年光景了,没有上官压着,除了汾州那边对他还稍微有些辖制之外,其他文武诸事,其实行的却是节使的职权,所以怎么随心就怎么来,过的也算逍遥,四十多岁的人了,保养的却很不错,身上没有多少军人的气息,反而有那么几分的儒雅,当然,知道他来历的人都不会奇怪,此人是进士出身,金国官职有些混乱文人领兵不稀奇,武人兼文职的也不在少数,像陈明易这样的,也不过是其中一个罢了。。。。。。。。。。。。

“又有什么坏消息,说就是了。”

万户大人头也没抬,有气无力的道了一句,那亲军统领也只能暗自叹息了一声,怎么就到了如今的地步了?大金难道妻亡了不成?

这些大逆不道的念头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嘴上却是不可能说出来的,而万户大人这般垂头丧气的样子也没让他太奇怪,作为陈明易的家仆,如今又当了这个亲军统领,他哪里不知道这位主人兼上官的性子?

读书人出身,却阴差阳错的带了兵,根本不通军务,来临汾几年,除了收受下面人的孝敬之外,其他事都懒得过问,闲暇之时很多,招人饮酒作乐,或是四处游玩,却从未到军营看上哪怕一眼,这个守备将军做的啊,真可谓是逍遥的过了头了都。

而自秦人北渡,敌踪现于临汾,万户大人的逍遥日子也就到头了,整日里愁眉苦脸的,好像一下子老了足足有十岁。

各处急报,雪片般的来到临汾,几乎一夜之间,河中大半地方就成了秦人的疆土,最有骨气的于云成战死在了解州,其他地方官吏,逃的逃,降的降,沦陷之速,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