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代周 > 第七十六章

第七十六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其实不但段佛音不明白,许多明国官员亦不明白,江山社稷、家国天下,唯有愚民才能千秋百载,这是恒古不变的法则。

人,如果懂得太多,就会不“安份”,不受约束,法律对于智者来说,不过就是统治者的遮羞布,仅此而已。

法律的神圣之处在于遵守,而帝国的法律制订,出自于上位者,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皇权,永远不需要遵守法律。甚至可以随时修改、践踏法律。

百里无忌在楚国时就开始通过对科举制度的改革,并通过对取仕的改革,往下一代学子中播下开启民智的种子。

虽然徐世铭擅作主张地加入了效忠皇室的科目。但这不影响民智的开启。

历朝历代以来,帝国皇朝统治天下生灵的不二法门就是宣扬忠孝,忠诚于皇帝,孝顺长辈。

这孝顺无可非议,但忠诚皇帝则就是带着愚民思想了。

人生而不平等。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等等。

这些观念做为科举的中心思想被强加到每一个人的脑子里。

百里无忌知道民智开启,将会对明国根基产生强烈的震动,因为百姓由此会渴望更多的自主权、知情权和参与权。

开启民智之后,朝廷将需要面对更多的质询,从而使得凌驾于律法之上的皇权产生动摇。

这就是不利于统治的根本原因。

愚民,成了稳固帝国王朝的不二法门,再加上利用佛、道等宗教的宣扬,其实历代以来的平民百姓,真正有自己思想的人并不多。

万中取一有那么几个,不是被朝廷暴力铲除,就是被收容进朝廷的官场,沦为实施愚民政策中的一员。

百里无忌知道段佛音所问的,并不是不解明国百姓为何自信,而是不解百里无忌为何让百姓“聪明”起来。

因为“聪明”起来的百姓,远比“不聪明”的百姓难以统治。

这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核心思想。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