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是九皇子 > 第七章 上元灯会解词迷

第七章 上元灯会解词迷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根据杨易的了解,大光朝的文学,画作水平已经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像极了前世的唐宋时期。

尤其在画作这一点上,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甚至宗教一类的画品都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涌现出很多当世佳作。但基本还没有进入世俗化。无论人物还是山水鸟物追求的还是一种高端位的境界,都是以贵族的视角来构思作品。

而杨易提议的这种广视角,绘俗一个房间集市场景的画,几乎没有出现过,连一个归类都没有,刘文徵等人讨论时,因为这幅画涉及到很多建筑结构比例,甚至有人将其归类界画。

什么是界画,就是匠人用的画,在现代我们称其为建筑图纸。

杨易当然不会同意这种自掉身份的意见,最后不得不将其定性为快要销声匿迹的风俗画,更是重新换了个名字……《大光上京图》。

回到宫中,杨易有仔细揣摩一番这件事,决定还是要将这是告诉母亲。

凝妃听了杨易的打算,也没多说,只是决定等画作出来开始刺绣之后,便每日去宫外帮忙,正好用上越来越熟练的蜀绣长短针刺绣法。

杨易想了想便同意了,本来宫中妃子是不能随意出宫的,但杨易母子两许多年受冷落,宫中几乎重来不发送生活需品,都是他们自个儿出去集市购买,当然,可不能走正宫门,都是从下人的偏门进出。

“母亲多出去走走也好,整日在这宫中,闷也闷坏了。”

又与母亲商量了一番,决定了一些细节,例如此事在宫中尽量保密,这倒不是什么难处,没人会在意一个傻皇子在干什么。

在这一片忙碌中,最闲的反而是杨易。

起初杨易还会去画舫瞧瞧,却发现当刘文徵等人进入画作状态时,根本没空搭理自己,自己就是多余的。

索性杨易也就每天去看一眼进度,便不在那里待。

后来杨易发现自己还是有用的,有时候刘文徵等人要画街上商铺贩夫的形象,很多商人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明确拒绝。

杨易也不多说,叫人拿来一张椅子,一屁股坐在商铺门前磕起瓜子儿来,一坐就是一天,浑身的暗黑属性发挥到了极致,几乎没有人敢踏进商铺。

因为时间比较紧,其后的日子,杨易便奔波与刘文徵家和宫中,此事虽然不需多少钱财,却是比较消耗人力,需要不少的人帮忙。

刘文徵夫妇在京生活多年,为人也比较恳实,所以结交的朋友亦是不少。

画作上,刘文徵找来了数位好友,都是些家道中落的书生,或者是落第文子,一听刘文徵要完成这样一副画,都是欣然答应。

而刘文徵的夫人则召集了绣房中的姐妹,准备就绪,只待画作一出来便开始加班加点的做工,在这之前由凝妃传授众人新的刺绣针法。

就算杨易描述的是一副迷你版《清明上河图》,但这副画完成起来依旧不易。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