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 第二百一十六章 犯罪之城——大都!

第二百一十六章 犯罪之城——大都!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城区里的人口,只有当初的十分之一,而且这已经是官家们强行聚拢人力,把城外色雷斯地区的人都抓进城,以充实实力的结果了。

大片的区域,则已经完全荒废。

1203年,十字军为了尽快击溃在巷战中抵抗自己的市民,在城里放火,大火一次性摧毁了50公顷的城区。

一个月后,进展依然不利的十字军换了个地方下手,攻打城里的天方教徒聚集地。然而天方教居民同样坚定抵抗,还喊了其他罗马市民来支援。十字军恼羞成怒,再次四处放火,这次火灾肆虐了八天,将185公顷的城区烧毁。

1204年,十字军攻入城区之后,再次肆意放火。然而前两场火烧的太凶,导致城中的木质建筑区域基本完全消失,这次甚至已经没什么好烧的了。零星的纵火之后,十字军只能悻悻而归,在废墟上扎营。

城市里,最重要的甚至不是管理机关:因为汗国建立时,连个固定的官署机构都没有,基本上就是各个世侯一人一块地,自己带着自己的幕府,在领地上和游牧王庭一样巡回管理。

——简单来说,就是伯颜帖木儿大哥做大大汗,兄弟们在各自的兀鲁思里做小大汗。有固定的管理机构,都是郭盖辛勤努力二十年之后的结果了。

而就算在这之后,由于战争和开垦活动又十分频繁,物资消耗巨大;这些几乎从零开始的工坊区,产能又长期不足,导致产品一直都不够用。

这也使得紫帐汗国的城市,长期处于奇怪的状况。一方面,紫帐的贸易很发达,是一个重要的财源;另一方面,城市里大部分区域,和商业的关系并不紧密。他们几乎只是不断买进自己需要的原材料,而不怎么参加其他商业活动。

从编制上看,当时,工坊区的大部分产业和人员属于军队,城市也和乡村一样,都是军团的势力范围。在海伦娜太后的改革之后,这些工坊大多划归了地方行省,但依然不是商人来经营,哪怕和紫帐汗国内部专门从事商业活动的机构,也没有管辖关系。

14世纪初的时候,希腊皇帝安德罗尼卡三世为了打内战,把女儿嫁给金帐汗国的月即别汗和亲。然而之后,公主在汗廷住不惯,要求带孩子回娘家去,不在草原待了。月即别汗居然同意了,还安排人手护送她。

当时,月即别已经开始介入保加利亚,甚至发起过对塞尔维亚的征伐,只是离得太远,没能成功。所以,在这一前线地区活动的伯颜帖木儿等人,也参与了这次任务,最后跟着护送队伍进入君士坦丁堡,亲眼目睹了这里的情况。

伯颜帖木儿没有留下详细的笔录,但与他们随行的人里,有张牧首——当时还叫张伊玛目的朋友,在天方教世界小有名气的旅行家伊本·白图泰。据他记录说,城里有至少一半的区域是完全没人居住的,城墙内也充满花园、农田,十分“宽敞”。因为荒废的土地实在没人要,一座修道院居然圈占了相当于15公顷的地盘。

这种状况,让第一次进城的伯颜帖木儿非常感慨。

各个工坊和农庄一样,几乎都是军事化管理。城里的工匠,也基本上都是公民身份。这种结果,使得这些城市的管理也方便了不少。

再加上,汗国内部的城市几乎都是新建的。偶尔有老城存在,因为规划问题,汗廷也往往选择换个选址重建新城。

这些城市几乎都是按同一标准设计,有着严密看守的武库,和武库旁可以平时训练排兵布阵、战时分发武器的巨大广场。各个工坊整齐地排列,工坊和附带的居住区外,则是专门为了巷战准备的围墙。坊区之间,是为了交通方便专门留下的宽阔笔直的街道。整个城市的风格,也和那些街道泥泞曲折,城区缺乏有效规划,也没有管理的欧洲同行差异巨大。

而大都城,就是仅有的几个例外之一。

这座城市一度也有精心的维护和详细的规划,罗马的工程师与建筑师们在这里发挥才智,营建了众多屹立千年之久的建筑。但紫帐汗国接手这里的时候,城市已经严重衰落。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