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父可敌国 > 第一二五四章 行路难

第一二五四章 行路难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时候,队伍终于又开始挪动,他们这才下山继续前行。

~~

大军就这样在狭窄的山道上徐徐而行,走走停停。结果足足用了四天时间,才走完了从遵化到喜峰口,崎岖蜿蜒的百里山路。

其实喜峰口就是滦河河谷,奔腾的河水,经过千万年时间,将看似坚不可摧的巍峨群山,冲刷出了深达数丈的河谷。相对平坦的河谷便成为了进出燕山的通道,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

为了扼守这条河谷兵道,自汉朝就在这里修建了关卡。不过现在的关城是徐达重修的,所以看上去焕然一新、坚不可摧,一如今日之大明!

“这样啊……”十一十二恍然大悟:“现在就这么难走,这要是返浆期,直接没法上路了。”

“那可不,所以咱们要赶在返浆期之前,完成第一阶段的作战任务。”朱桢点头道:“时间其实还是很紧的。”

“这么难走的路,咱们能按时到吗?”老十二就很担心。

“废话,你都能想到的问题,大将军、颍国公他们制定作战计划的时候能想不到吗?”老四笑骂一声道:“从喜峰口是通往塞外最短的道路,出关后几天时间就能到大宁。”

“听四哥这一说,我想起个典故。”老十一便道:“北宋至和二年,刘敞奉命使辽,为不让宋使知道出关路线,以免宋辽发生战争时被利用,契丹人故意带他从古北口出关,走了许多弯路,以显示路途的遥远艰难。”

站在关下,仰望着高达五丈的喜峰口关城,朱棡不禁吟诵道:“三更抚枕忽大叫,梦中夺得松亭关,中原机会嗟屡失,明日茵席留余潸。”

“这是你作的诗?”老四问道。

“是陆放翁啊,白痴。”老三无奈的摇摇头,策马上了关城。

“俺说怎么这么悲凉呢,又叹又哭的。”老四挠挠头,也跟着进去了。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谁知刘敞对北方的道路了如指掌,就质问对方:‘明明有直路可走,自松亭关到中京才十余程。用不了几天就可抵达,为什么要故意走远路呢?’

“契丹人只得认错。问他是怎么知道的,他便说道:‘因为这本就是我汉家之地,当年曹操征乌桓,走的就是这条道。’”顿一下,老十一怕哥哥们听不懂,又解释道:“刘敞所说的松亭关,就是现在的喜峰口。汉朝的时候叫卢龙塞。”

“不用解释的那么清楚。”在场唯一学渣朱棣知道,这多半是解释给自己听的,没好气道:“卢龙塞就是喜峰口,喜峰口就是松亭关,这么有名的地方,我还是知道的。”

“可惜,宋人也只能过过嘴瘾而已。”老三听完笑道:“不像我们,可以真的出关去干鞑子!”

“是啊,幸亏大将军收复了幽燕,不然大明根本没法出塞作战。”哥几个深以为然。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