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盗鬼经卷 > 第二十二章 河童之殇

第二十二章 河童之殇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我们想上去帮忙,刚动了下身子,突然又从狭窄的黑暗石缝中跳出一个身躯差不多两米的怪物。不就是在洞中山跟踪我和建国的那怪物吗,原来是大河童来了。

建国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说不上话,葫芦眼睛生泪对我小声说:“可怜的娃儿,多久没吃饭了,饿成这样,凄!凄!凄……等带他出去,我葫芦杀一头猪给他吃!”葫芦也开始轻声抽泣。

我看到葫芦和建国这般德行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别看他两人大老爷们,平时没看出有这份恻隐之心,现在倒对这小活物充满了同情之心。换了谁,看到这么大的一个孩子如此凄惨,谁都会恻隐的,我一样也泪奔了,这娃儿真是可怜,吃生鱼,穿破布,终日不见阳光,人生虽幼,此般伤人心痛见者不多。可问题是这小家伙真是人吗。葫芦和建国两人不知道,我可知道这小东西不是善类。这小活物叫“河童”。

河童《幽明录》上亦有记载。相传在黄河上游有此类生物存在。在尧舜禹时代出现得最多,古时称呼其名字为“水虎”。另外战国时期魏国邺县县令西门豹智破巫师“河伯娶亲”迷信事件中的“河伯”说的也是“河童”。

传说“河童”本是水神,由于河童居住在有水的洞穴之中,食物少所以经常出来河边伺机将在河边走动的牲口或者小孩拖到水里淹死吃了,所以渐渐被人所憎恶,后来被天神贬为妖类。因此河童又有“虫童”,“水精”,“水怪”的别称。

在水里溺亡的人不计其数,有很多谣传说被淹死的人就是被“河童”抓住双脚才至于无法从水中脱身,活活给淹死。不过这类生物最俱灵性,如果在人类社会中生存,基本和人并无二至。

“小孩儿”跑到潭子边上咯咯咯笑上两声,也不知道它在欢喜什么。“小孩儿”蹲在潭畔边上,用手捧了些水喝,点点头又咯咯咯笑了起来,似乎那清水的味道很好。

等那小家伙站直了身子,指着潭子中央乐呵一阵,拍拍手,居然一下就蹦起多高,我们得以看清那小家伙的全貌:身高六七十公分,脑袋上顶着盘结起来差不多二十几公分高的湿漉漉的头发,手只有四个指头,脚却是一个分成两丫的璞。小家伙是人的样子,有鼻子有耳朵和嘴巴,牙齿全暴露在外。

我们彼此对视一阵,心底发毛,这小活物咋那么像之前我和建国在洞中山遇到的那长发怪物。那东西可不好对付,它怕火光,可我们现在连手电筒都丢失,总不能单靠我这两盒火柴抵挡吧?

这还用说,我们肯定惊惧得不约而同趴在青石板上往后退。退了四五米,青石板上遮起了一帘伸出来的暗石,不过我们也没路可退了,只能再看那小活物要干什么。

小家伙蹦蹦跳跳,遮着小嘴笑了几次,那欢快的神情和人没什么区别。最主要是它身上还穿着破旧的布匹,看上去衣衫褴褛,像个小乞丐,脸蛋也很脏,鼻涕垂了下来,小家伙伸臂弯一擦,粘稠的鼻涕就耷拉在了鼻子旁边。

传说“河童”的生命系数全靠他头顶上的一个盛水小碟子维持,碟子里的水干涸,它也就死了。不过我今日得见,这河童未必像传说中的那样头顶真有凹陷下去的装水的头骨,原来是靠头顶浓密发达的发丝存水。

我轻声说道:“他奶奶都别伤心了,告诉你们,这小家伙不是人,千万别轻举妄动,这是水怪!”

葫芦和建国哪里肯信我,都说我没有同情心。我只好把所知道的关于河童的传说都说了一遍,葫芦和建国才稍微相信了。

还没等我把葫芦和建国劝下来,潭中就蹿出一条水龙(蚺),几下就把小河童卷了起来。

我们心里一紧,不知道如何计较了。水龙不大但力气不小,几下就把小河童圈翻在潭畔上。小河童哭喊挣扎,用牙齿撕咬水蚺的躯干。水蚺吃疼稍微松了一下身子,调转头来咬,小河童躲避不及,顶着脑袋的脖子就被紧紧咬住。

看到这些,我不知道从何计较这小家伙是人还是动物了。此时它抱着膝盖,蹲在潭畔上观望,像是在等待着什么。

葫芦轻声哑语:“这娃娃可怜了,谁家的孩子呀,咋丢这就不管了,怪可怜的!”

建国也压低了声音说道:“看来这一带的娃娃丢失都是被抓到这里来了,默默,咱们得带他出去,这真他妈的太可怜,太心酸了,我……我……呜……”建国说着就抽泣,那声音大了些,我急忙伸手捂住建国的嘴巴,此时那小家伙举头四处观望,恐怕也听到建国的哭声了。

我吓得不轻,瞪了建国一眼。再看小家伙已经又仔细地盯着水潭看了。过了一会儿,小家伙摸出一个白晃晃的骨锥子来,对着潭子猛扎下去,居然扎了一条江拐(鲶鱼)出来。

那条江拐还在扑腾,小家伙拎起散落在潭边的石块砸在江拐的脑袋上,江鱼一下没动弹,小家伙咯咯咯笑了起来,双手捧着死鱼狂啃。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