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盗鬼经卷 > 第124章 浮屠塔门

第124章 浮屠塔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我操,默默,下次你动手前先给信号,吓到我葫芦了,我要滚进去,那把火还不把我烧得外焦里嫩!”

我说喾族起源于三国时期,当年曹操盗掘坟冢以冥器做军饷发了家,当时魏国有一小民听说掘墓能发财,所以组织了一批人四处掘墓,慢慢就形成了一个集团,男女均有。三国纷争战乱不休,各国忙于战乱根本就不会去顾及这些墓穴宝藏,喾族因此得以发展壮大,和传说的北校尉同属最大的盗墓派系。

但喾族不可能敌过以军队为后盾的北校尉,以不孝之名被镇压杀害。驱散到西域、漠北、河西走廊、长白山以及贺兰山一带,三国时代终结,喾族人只有很少一部分得以存活下来,也没有再以盗墓为生。

传说唐代还有一支喾族人懂药材者,遍走中国大江南北采取灵药,直到在新疆楼兰以西发现有地下遗址,这支喾族人集体进入墓穴寻宝,结果遇到意外,在墓穴里触碰了一种毒草,喾族人从此就四肢均长,至于他们额头上的第三只眼睛是一种习俗,用刀具烧红割出的眼状结构,示意盗墓通天眼,损德,一个民族就是因为盗墓事故导致族人人不人鬼不鬼,见不得光,只能霸占墓穴居住,永远属于地下的怪物。后代生育繁殖也遗传了这一特征,整个喾族从此消失在频繁更替的历史长河之中,不为世人所知。

“原来还有这么神秘的民族啊,难怪我们在龙洞里找到的宝库什么年代的东西都有。”建国有感而发说了一句。

葫芦得瑟:“那说不定黑水城还有喾族宝藏,默默,咱们干完这票去走一趟,如何?”

建国啧啧称奇提出疑问:“默默,不对啊,唐末是五代十国,西夏和宋、辽、金,元分庭抗礼在后数十年,牧严十三岁死去,怎么会记述后事十几年后在黑水城发生的事呢……”

尚子帮我做了回答:“黑水城是成吉思汗攻破的,在蒙古语中叫‘哈啦浩特’,是黑城的意思,黑水城附近本来就是党项族的领地,在唐代就有“黑水城”这个名称了!牧严在五代十国时期去的时候可能在西夏李元昊称帝立国数十年之前,时代不一,但地理一样。还有那副佛家画卷可能就在唐代就有绘制,科兹洛夫盗掘的是西夏时期的画卷,大部分都是西夏时期的文物,还有神秘的西夏文。”

建国抓脑袋羞怯地说道:“我只是想起以前默默说的牧严曾经去过黑水城救母,以为是去盗掘西夏王陵,嘿嘿……啊?难道黑水城地下还有西夏以外的陵墓?”

葫芦抓到建国的把柄打趣说:“我葫芦早就知道这个概念了,你建国这时候还没想清楚,我说你别纠结于一个问题不放啊,得朝前思考!不过这陵墓么,嗳,我说默默,你说会不有西夏以外的陵墓?”

尚子犹豫了一阵,很不确定地说道:“难道是喾族陵墓?”

我笑了笑说:“我不去了”我看看昏暗的四周续说:“我想在阳光下把我的余生度过,这种地底下的生活我不习惯,我只想平平安安带着月莹走完此生!”

尚子嗯嗯点头称好,还不忘记补充道:“安洁姐姐书里的故事就和默默讲的一样呢!呵呵!”

大家稍微休息了一下,讲了一段神秘的历史,我就想到怎么从这浮屠塔门上过去了。我们三人点上了烟,然后我随便扯了点睡袋上的帆布,包成一团,倒上酒,点燃,往前滚了出去。火团一直滚到石像脚下才止住。

鼠帝看到火团往前滚去,火花碎片遗落,甚是美观,它动了下身子想去扑火团,我赶紧将鼠帝抱了起来。同时前方倏然燃起火焰,直烧到了十几米高处的山洞顶部。

火光在十几秒后齐灭,只留下浓烟飞腾,还有扑鼻的腐焦味。

尚子的回答让葫芦和建国的思维陷入无边无际的闷瓶子之中无法解脱出来,他们就没听说过喾族这一民族。

我现在很佩服尚子的见识,或许大多数人都没听过喾族这一民族。我点头说尚子所述很准确,就是喾族。

尚子笑盈盈接着解释:“原来安洁姐姐那本书有很多都是真实的,我当时还不相信,安洁姐姐和我说她也在找这一神秘的民族。”

我补充道:“喾族的老祖宗和我们是同行!”我转身对葫芦和建国续道:“我们当年在龙洞发现的魑族遗骸其实就是喾族人,云南方言称为魑族,而真正传说的名称就叫喾族,其实是同一个民族。”

建国追问:“这民族怎么还和我们同行?”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