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163章 哪儿都有你馆陶主!

第163章 哪儿都有你馆陶主!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十二钱的波动,考虑到各地区的产出不同、粮食运输难度不同,还算在合理范围之内。

但刘荣关注到的,却是这份汇总表中,关中除长安以外的地区,粮食均价居然达到了八十三钱每石!

关中上一次出现标价‘八十三钱每石’的粮食,得追溯到足足十六年前了。

彼时,《尚书》博士兼太子家令晁错,向先帝呈上了《论贵粟疏》。

通篇千余字,提炼过后的核心观点,或者说是最具实际价值的操作模式,则不外乎‘输粟捐爵’四个大字。

至于家里的顶梁柱不在,会不会影响春耕的进度?

考虑到随太尉大军出征平叛,且至今都还没传回死讯的关中儿郎们,将必定会从关东满载缴获的物资,以及朝堂的赏赐、武勋回归,农田减产稍许,也就没什么大不了的了……

“所以~”

“一场吴楚之乱,让关中小半农人,都凭朝堂的赏赐,以及在关东的‘缴获’发了财;”

“而太尉大军至今没有班师,又稍影响了关中今年的春耕。”

——通过鼓动民间捐献粮食,来缓解边墙军粮紧缺的问题,再以爵位作为报酬,来提高民间用粮食换爵位,即‘输粟捐爵’的积极性。

于是,无数空有万贯家财,却无半点爵位的‘商贾贱户’们,开始豪掷千金,从内史换得少上造(十五级)、大上造(十六级)等在秦时,得几十上百颗敌军首级才能换来的军功爵;

农人贫户穷一些,却也有的是人咬咬牙,拿出三五十石粮食出来,换个不更(四级)、大夫(五级)等爵位,以备不时之需。

什么不时之需?

“——农人手里的钱多了,秋后产出的粮又少了;”

“再被有心之人推波助澜着,粮价便顺势涨高,到了如今这个地步?”

未央宫,少府官署。

毫不客气的端坐于上首主位,看着老岑迈递给自己的、少府刚从关中各地收集汇总出来的粮价表,刘荣思虑片刻,便沉声道出了自己的猜想。

就此刻,刘荣手中的竹简所示:当今天子启三年春三月初一,关中除长安外的地区,粮价达到了每石七十四钱到八十六钱之间。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