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 第276章 无懈可击

第276章 无懈可击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李家兄弟往定陵去的同时,东燕军的主帅之一,车骑大将军、都督豫兖徐扬四州军事、赵国公娄居士,看着手下斥候汇总上来的西燕军分布示意图,以及最近动向,愁眉不展。

“李元徽这小子真是难缠,畏缩不前不说,还在郾城和汝水支流沿线筑起了城寨,这是要跟我们耗下去的打算,令支王即便是率军前来,也不能立即取胜,这小子真是.”

右虎贲将军普姑苏闻言道:“李元徽不过弱冠之龄,能有如此见识?该不会是李源的谋划,命其坚守不出,消耗我军?”

颍川太守蒋益道:“将军有所不知,李元徽虽然年幼,其用兵却极有章法,天盛十一年我为卫忠武王参军,奉老王之命为李元徽将佐,辅助其用兵,驱逐颍川、陈郡一带的大寇周梦龙,一路上行军谨慎,安营扎寨,井井有条,彼时其不过十四而已到如今已经是六年有余,观其行事,越发老辣且当年老王常言,此子行事谨慎,谋定后动,却在关键之时敢于搏命行险,日后可能是难得的将帅之才”

慕容定识人的本事,在大燕的将帅圈里那是出了名的。普姑苏从奴隶出身做到将军,最开始提拔他的就是卫忠武王慕容定。

在主帅的对敌经验,指挥能力,以及部队的组成,技战术等方面,甚至兵力数量全都不占优势。

这种情况下想要跟敌人进行战略决战。那无疑就是长平之战的赵括了。

赵括主动出战,是因为赵国没粮食了,国力上已经耗不起了。要么奋力一搏,要么被拖死。

但李元徽可没这个顾虑。

这几年江淮方面基本上进行的都是防御作战为主,即便是出兵也都是速战速决。

对于蒋益这种给老恩主当过参军的官员,说的还是老恩主说过的话,他自然是不会反驳的。

所以粮草方面消耗很小,而江淮的军屯和民屯都是连年有不少盈余的。

合肥、寿春都囤积了百万石的粮食。

除此之外,李元徽可从来没跟张家开过口要过什么东西,目的就是为了等到日子青黄不接过不下去的时候在张嘴。

人情得用在正地方。

形势就是,打不过,但耗得起。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