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盗墓:父亲的笔记 > 第187章 盗墓起源

第187章 盗墓起源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本地的盗墓体系的模型其实直接来源于外地,并非是从本地传承下来的,而是从外面照着样子学习过来的。

说到盗墓为的就是墓葬中的古董。古董的买卖分为国内的买卖和国外的走私。

不论是在国内交易还是在国外交易,都少不了两个环节,那就是从地下取货,和分销。

秦老板这样的人拥有一整条环节,他既有像柳昭这样能在地下拿到东西的人,也能从别人手中买到东西。算是产业链中的剥削者。

他可以从不成气候的小盗墓贼手中低价拿到古董,再高价销出去。这类人的消息非常全面,拥有许多我们想不到的资源,比如古墓的信息、盗墓的器械和知识,古董的鉴定等等。

古董交易如果完整的成为一个产业链的话,亲自下斗的盗墓贼往往是产业链最底端的,而秦老板这样被保镖簇拥的人却是站在最顶端的。

“倒斗”就是指盗墓贼。“倒斗”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据说在民国年间,还有独自的暗语,旁的人听来,丝毫不明白,但如果是两个都懂这些暗语的“倒斗”行家,却能听得明明白白。作为一种行业的存在,“倒斗”也形成了古老的规矩,而“倒斗”的人,一般严格遵照这古老的规矩。这些规矩有的留下了,比如“行内两不取”等等,更多的规矩则是没有留下。

倒斗者的鼻祖、创始人据说是曹操。因为倒斗的第一个高峰起源于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当时身为魏军领袖的曹操为了弥补军饷的不足,设立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等军衔,专司盗墓取财,贴补军用。在中国历史上三大盗墓**中的第一波,即出现在西汉末年至南北朝这一段时间。

但是实事上未必如此,盗墓的行为自古就有。自奴隶制社会开始,人们就有将生活物品放入墓葬的习俗。古代人认为人死后会再在另外一个环境里面生活,并且还会用上这些东西。每个人死后都有陪葬,所差只有陪葬品的厚薄而已。有人将东西埋进土里的人,也就有了把东西从土里面取出来的人。那第一个从墓葬中拿出来东西的人,也就成了“倒斗”的鼻祖了,可惜已经无从考证那个人是谁了。

从远古的奴隶社会就有了盗墓的人。新石器时代的考古资料已经可以看到有意识的墓葬被破坏现象的遗迹。在春秋时期礼坏乐崩的社会变化之后,厚葬之风兴起,于是盗墓行为益为盛行。陕西省凤翔秦公一号大墓,是迄今所发现的先秦时期规模最大的墓葬。在这座古墓发现盗洞二百七十四个,其中就有几十个盗洞直接打入椁室。

历史上有记载的被盗最早的墓葬是商朝商汤之冢,距今约3600年余年。经过几千年的演变,盗墓已经由原先单纯解决生计问题变成了一条成熟完整的产业链。

而站在产业链顶端的,是像秦老板这样收赃、销赃的人。

有了所谓盗墓产业链条,那就有一整套的体系,这个体系一直可以追溯到上千年前,从最近的来说也可以追本溯源到民国时期。那是时局动荡,各种实力盘踞,社会关系复杂。在这段时间内,盗墓的行为猖獗。

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盗墓**,第一次是在西汉,当时官方允许民间私人铸钱,而春秋战国和秦代的墓葬中陪葬品最多的是铜器和兵器,这成为铸币者盗墓的直接的动力。第二次是在清代晚期,是历史和文物研究者为了考据历史的研究性盗墓。第三次,后来时间持续最长的盗墓高峰出现在现代,文物走私的暴利成为更纯粹的诱因。

香港有两条著名的古董街,是中国走私文物进入国外的主要集散地,也是世界文物走私的重要中转地。中国内地最早的走私文物集散地是洛阳,后来逐渐发展到西安、甘肃和广州。该地的有些文物走私贩就是从盗墓起家,生意做大后专门经营文物生意。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