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北雄 > 第1462章变故

第1462章变故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大唐的漕运正在复苏当中,而从江都到洛阳,最便捷的就是水路。

别的地方整治漕运可以缓一缓,江左不行。

这就涉及另外一件大事,那就是造船,江左地区集中了大唐八成的船坞,当年洛阳和江都是前隋造船也最兴盛的地方,如今却只能看江左了。

造船需要各类匠工,王泽上书想要比照长安这边建一所海事学院,其中自然有着投皇帝所好的意味。

当然了,他如果不是觉得海事学院这样的书院中人用起来也许更方便,能解决造船匠人匮乏的问题,他也不会这么积极。

而且朝廷前年在郡上设道,裁撤各路总管之意已明,估计这一任之后,扬州总管之位便会成为过去了。

在这之前,他要努力尽可能的多做出一些政绩来,回朝述职的时候也好说话。

所以近两年他比照江右,大力推动大唐宝钱的使用,推行科举之制,支持土地改革,在江左试种稻米等作物,对于岭南的管控也加强了不少。

如此种种,其实大多是在抄李靖的作业本,可他觉得挺好,江右那边被李靖治理的蒸蒸日上,说明人家的手段管用,他没那么固执,非要独树一帜,跟李靖较个高低。

而且江左情形和江陵那边也不太一样,这里曾经是杜伏威的地盘,杜伏威投唐有功,被封吴王,深得陛下宠信,他便没办法像李靖那样大动干戈。

之外就是诉苦,造船需要银钱,他那边花用不足,想要再向朝中支用一些。

李破觉着这个问题好解决,是到商人派上用场的时候,招揽商人造船,许上些好处,画上些大饼给他们。

商人造小船,朝廷造大船,相互补足,互为支撑,正是开拓海路的核心。

所以比起江右来,他这边偏于平稳,真要较真的话,王泽觉得自己比之李靖自己就胜在一个仁字上面。

让他更为安心的是,与朝中诏令往来,能够感觉到陛下对他治政江左很是满意。

…………

时至今日,今年他要做的事情很简单。

接受李靖送过来的倭人,趁便留下一部分,送去清理运河河道,一些倭人船工匠人还要进行再教育。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