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 第576章 百兵之王大炮

第576章 百兵之王大炮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有多少就拿多少吧。”郭康说:“后续也不用停下来,这种火炮,优势还是挺大的。”

“哦,就那个‘八八炮’是吧。”脱欢想起来了。

“嘘,别当他面说。”郭康连忙提醒道。

几人一边走,他一边介绍起来。

他告诉众人,在他看来,这年头的百兵之王,不是长枪也不是弓箭,而是大炮。而且,今后很久的时间里,这个座次应该是不会变的。

郭康跟人家就没见过几回,也就打了下招呼。脱欢倒是跟谁都自来熟,让侍从拿来两把良弓,给他们姐弟俩一人送了一个;又告诉士兵们,今天他请大家喝好酒,已经运到营门外,待会儿就拉进来。因为之后还有事,他也没有多逗留,就在众人的欢呼声中,先行离开了。

不过,郭康抄来的,他那个时代的军歌,风格其实比较特殊。和很多人的印象不同,无论是古代中国,还是其他国家,都很少有“昂扬”氛围的军歌。士兵互相鼓励,或者军官鼓励士兵的内容倒是有,但也只是少数。

一直到明朝末年,当乞丐的太祖早已远去,太祖的乞丐都还在保卫大明,实在是太忠诚了……

而这种情况,也不罕见。或者说,这种抱怨性质的歌曲,才是士兵之间传唱的主流。这会儿的欧洲,那些雇佣兵唱的歌,一样都是哀叹和讽刺为主。

至于朱元璋那个规定,他不知道当时情况,也不好说。而且明军到后面,状态也和要饭没啥区别了。唯一值得称道的,大概就是军户的意志力。他们在常年缺乏军饷的情况下,都能坚持作战,乃至饿着肚子去勤王打仗。对朝廷的忠心,高到能让宋、元、清都羡慕死。

只是,当今的火炮十分混乱,工艺技术也参差不齐。这可能是全世界都有的问题,紫帐这边也不例外。所以,他一直在试图寻找现有技术条件下,最优秀的火炮,把它规范下来。

之前,他和朱文奎等人,做出了几门备选品。虽然其中一些,在吴王府的攻守战斗中,已经损坏了,但好在大家已经有了经验,还可以造新的出来。

这年头,欧洲很多地区,还在使用老式的射石炮。大型射石炮很难移动,几乎没有野战的价值。而小型射石炮又五花八门,威力和命中率普遍都很堪忧。相对而言,他们新设计的火炮,在轻便性和威力方面,找到了不错的平衡。

在郭康的期望中,这种火炮应当由大队和战团装备,可以用战团自己能维持的畜力牵引。一方面要能压制敌人的弩炮和其他火炮,一方面也要能在火枪和弓箭的射程外,摧毁敌人的车垒,以及城头的女墙、战棚。目前看,这个要求已经能够做到了。

基于这种形制,他们铸造了一批大小不等的火炮,分为几类。其中大的有八百多斤,需要畜力牵引;小的只有一百多斤,能被步兵直接抬着走。不过具体列装哪几个级别,还得进一步测试,乃至在实战中检验才行了。

郭康则解释说,这是特殊情况的特殊办法。这些罗斯人底子太差了,让他们背军法和各种训练要求,那是肯定记不住的,只能找其他办法。各個宗教,都喜欢吟唱经文,因为唱诵算是个辅助记忆的常用手段,全世界都会。从这个角度来说,在今后招募新兵的时候,这种手法会挺有用的。

这段时间,李玄英爆发了极大的创作热情。之前的事情结束后,狄奥多拉就把欧多西娅带走,请太后帮忙看管。后来朝廷开始整军,也就不让他俩再见面了。可能是因为见不到小情人,李玄英就把多余精力发泄到了写歌上,郭康也乐见省事,没有去管他。

在外人看来,古典时代的中原人估计是相当精分的,虽然天天发表厌战言论,但也没见军队缺人,反而一堆人挤破头去参军抢首级……

“也不算新,就是把之前的设计定型了,希望你们能帮个忙,让大都周围的军械所,都生产这些武器。”郭康回答。

“我们还来得及么?”脱欢问。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