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寒门帝师 > 第479章 大牢

第479章 大牢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何为三木?所谓三木之下何求不得的【三木】,其实是首枷、足桎、手梏。

这玩意,戴上了就是个折磨,每一分每一秒的折磨。

当徐鹤站在暗处看向那四十来人时发现,陈华虽然没给他们上三木,但足桎是每个人的标配。

这……有点夸张啊。

陈华小声道:“以防万一,先委屈他们几天吧,只要不随意走动,就没事!”

一种是关押轻罪犯人的地方,也就是流传很广的【班房】!

其实班房并不是专门扣押犯人的地方,而是衙门中三班衙役办公的场所。

最初为了防止延误审判,州县衙门常将一些民事案件的当事人、轻罪犯人、以及干连的佐证投入班房候审,并且派遣差役看管,以便随传随到。

班房里,不管是证人还是“犯人”,都闹哄哄地挤在一块,睡觉、拉屎都在一起。

当然,班房也分等级,有钱人花钱可以进有床铺的大间,在花些钱可以去掉铁链,钱少可以少花,那就可以打地铺,甚至清末时,要吃鸦片都可以,据说开一回灯五吊钱!就是不知把青楼女子带进去可不可以。

徐鹤点了点头道:“刚刚大人说,这些人中还有几个浙江口音的商人?”

陈华点了点头:“说是来收丝的,但问他们丝在哪里,他们又说不出来。问他们收丝时住在哪个乡里,他们也说不出来。”

这个年代,下乡收丝的行商都是吃住在村民家里的,一般是找个村口人家,然后谈好价格包吃包住,以月结算或者熟悉的,一次给完。

总之,坐班房的由来就出自这里,这里是轻罪。

那么重罪,比如徐鹤等人现在身处的县衙大牢。

这里暗无天日,每间房都只有小门进出,门上开个洞,平日里关起,狱卒有事或者送饭才会打开那个小窗。

最重点看守的犯人在里面都是戴着杻、镣的,也就是后世的手铐、脚镣,差不多。

这些人一旦出门,比如受审,那就要上三木了。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