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三国之铁马山河 > 第四百二十三章

第四百二十三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暂且不提陶谦是否真的是这个所谓的幕后真凶,他本人的品性确实不是很好,历史上的陶谦甚至还因为张昭不愿意在他麾下任职,干脆将张昭给关了起来。

可惜的是,无论刘虞的品性究竟有多么的好,他始终还是有着文人的天真。在这个乱世之中,他若只是某个诸侯的谋士或是臣属,或许还能有所作为,可是作为一方诸侯,这份天真就要了他的性命。

即便是公孙瓒将他杀死之后,幽州的士民都反对公孙瓒,幽州的游牧民族更是起兵为他报仇,可是人都死了,报仇有能有什么用?

至于江东的王朗之流,则完全可以省略些笔墨。可以说在乱世之中,软弱无力者就是作为强者的踏脚石而存在的。古往今来莫不如此,即便是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也从来都没有听闻过有这样的人在乱世中造就出一番伟业。

无论是秦皇光武、唐宗宋祖,又或者是那个元末乱世以放牛娃身份登基皇位的朱元璋,不都是性格刚强,上可治国于朝堂,下可披甲于沙场的英雄?

还有那幽州的刘虞,讲道理,那可是这个时代汉室宗亲之中名望最高的一个了。品行高洁,在这个道德沦丧的乱世之中,像他这样的官吏十不足一,不,也许一百个里也未必能有一个。

就连如袁绍这般高傲的人,也考虑过奉刘虞为天子。

要知道当时刘虞可是幽州牧,麾下兵马不少,又有乌桓等游牧民族的支持,即便是奉为天子,也绝对不是刘协那种傀儡。

甚至就连北方那些侵略成性的游牧民族,也因为钦佩他的为人而不再侵袭边境。虽说这种行为不可能持续,那些游牧民族确实是钦佩他的为人,可是将来呢?等到他死了以后,换了一个人是否还能如此?而且那些游牧民族之所以没有继续往南侵袭,也有一个原因就是保持互通有无是有利的,北方的草原也没有遭遇什么无法抵御的天灾,使得他们并没有南侵的需求。

可是等到刘虞去世以后,再也没有人压制那些游牧民族的威望的时候,又该如何?

至于其他的皇帝,虽说明君圣君也不少,可是祖传的家业早就有了,麾下多也都有那么一些忠臣猛将,除非是真正的大危机,不然根本没有亲自上场的必要。

虽说很多人都看不起莽夫,喜欢拿吕布或是马超等以勇著称的诸侯做比喻。可至少吕布在濮阳之战时几乎杀死曹操,马超也曾经追的曹操亡命而逃,到了割须弃袍的地步,而幽州的公孙瓒更是轻而易举的击败了只懂得以仁爱治世的刘虞。

还有孙坚的长子孙策,更是横扫江东。

不过不管怎么说,刘虞的品行却是绝对没有问题的,至少绝对不是刘璋或是陶谦之流可比!刘璋就不用多说了,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从来就没有高过,即便是三国演义之中,他的形象也是软弱的那种。

而陶谦,三国演义中将陶谦形容为一个一副和蔼可亲的老实善人形象,可实际上历史对他的评价却不是特别的高。

当时名士许劭对他的评价就是:‘陶恭祖外慕声名,内非真正,待吾虽厚,其势必薄。’

陈寿在《三国志》的评价则是:‘陶谦昏乱而忧死,张杨授首于臣下,皆拥据州郡,曾匹夫之不若,固无可论者也。’

还有明代的王夫之,干脆就将曹操老父亲被谋害的嫌疑,盖在了陶谦的身上:‘盖谦之为谦也,贪利赖宠,规眉睫而迷祸福者也。然则曹嵩之辎重,谦固垂涎而假手于别将耳。吮锋端之蜜,祸及生灵者数十万人,贪人之毒,可畏也夫!’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