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要当球长 > 第四百三十四章 上国之恩

第四百三十四章 上国之恩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海南的老百姓怎么会不欢乐?自从复汉军夺了这里之后,才一年的时间,苛捐杂税减了,农税也减了,田租在下降,粮价棉价在提高,这里百姓的日子可不就好过了?

此情此景令李琨很是有些感慨。那还是两年前,他们家逃到琼州府已经有段日子了。那个时候官府开始在琼州加杂税加捐加粮,不要说文昌县,就是穷州首府琼山县里,也常常能够看到‘交’不上税的农人蓬头垢面、瘦骨嶙峋的凄惨模样。

这等人往往被公差一枷,一条命就去了一半。

李琨记得很清楚,那日县衙‘门’前枷了七个人,结果第二天就死了五个。他在城外还见到当地的农人的孩童,真是瘦的如柴火棍一样,不管男的‘女’的,只有一个肚兜或是‘裤’衩遮羞。可见官府对当地的压榨有多么厉害。

谁让海南这里的粮食能一年三熟呢,谁让湖广被陈汉卡着,满清缺粮食了呢?

陈汉自己与欧洲人贸易的时候已经完全取消了‘十三行’,可是他们跟福建天地会‘交’易的时候,后者却必须经过工商署盖章,因为复汉军对天地会的粮食购入需要有一个大致的估‘摸’。

今天天气不是很好。太阳一直被乌云遮着,但气温也有二十二三度,外面还刮着海风,这并不能让人感觉冷,老百姓更怕的是老天爷突然会下雨。

李琨李小妹的哥四下里看了看,就见半个文昌城里都是卖粮的老百姓。这些人身上穿着半新不旧的衣服,多是短衣长‘裤’,里头或是直接赤坦着上身,或者着一布背心,家庭条件再好一些的着一‘交’领窄袖短衫,一些汉子更是大庭广众之下直接还敞亮着怀。

这要是在李琨老家,这等形象之辈那就是泼皮无赖无疑啊,可在琼州府这,李琨也知道,这就是这儿的风俗。当地的黎民男‘女’还直接穿布夹布裙的呢。男人‘露’着胳膊,‘女’人‘露’着小‘腿’,李琨刚见到的时候都吓了一跳。

现在是习以为常了,也就不觉得有伤风化了。一个地方一个习俗么。

琼州本身在官场上又没什么得力的人脉大佬,不压榨这里,还去压榨广州吗?

如今这才过去一年,这些瘦骨嶙峋的农人就一个个都气‘色’红润了起来。就是海南本地的士绅也对陈汉的统治极少有反抗的,满清对当地的压榨实在太狠,而当地的农人和黎民,现在就更不用说了。整个琼州府除了那些与复汉军有仇的外,估计都没几个人再去怀念大青果。

要是复汉军再晚打过来三五年,李琨实在不敢想象琼州府会变成什么模样。

李琨现在一身直掇,穿的很正规。他此次来文昌县是为了卖粮食,李琨不再干书店了,书店由他老子在就行了。天下‘太平’了,李秀才把最后的积蓄拿出来给李琨做生意去。真赔的‘精’光,山穷水尽了,他们还有一个大靠山不是?

李琨现在往来广西、海南和广州三地之间,从海南主要是运粮食和布匹,从广西则是运烟叶和砂糖,广东是销货的地方,从那里能买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货物。拉回琼州或是广西都不愁销路。对了,陈鸣把广东的廉州府,也就是后世的北部湾沿海,划给了广西。不然广西连一个出海口都没有。

李琨的粮食、布匹都已经装船了,但一艘货船不可能只拉他一人的货物,李琨只是个跑脚的小货主,如他这样跑生意的,要有五六七八个人聚在一块,才能包下一艘海船来。

李琨没有住在清澜港,人在文昌县城住着。推开窗户,就能看到街道上的场景,远远的文昌农贸市场,长长的粮车仿佛黄‘色’的大蛇蜿蜒连绵到旅店外。街道边停着的粮车,上面都装着满满的粮袋,不管相熟不相熟,相邻的几个人坐在一块互相聊着天,眉眼间一副欢快的神情。

是啊,欢乐。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