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长风万里尽汉歌 > 第四百零八章 张俊奇遇记

第四百零八章 张俊奇遇记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煮海为盐,不是简单的把海水中的水分烧干,便拿的到盐的。在这之前尚有一道程序,就是堆灰淋卤。先民浇在盘铁或盐撇子上的非是那天然海水,而是卤水。欲取卤水,盐民先要在海滩上挖出道道沟渠,涨潮时引进海水,退潮前筑坝拦潮,海渠里蓄满海水。这些海水不能直接拿来煮盐,而是要把它浇在红草烧成的灰上,吸足盐分,再让太阳晒出盐花,再刮出来堆成一堆一堆的。这就就是堆灰。盐民在海滩上用泥垒出无数的盐塔,塔底夯实,留一条水槽,槽的一头通到一只水缸。盐塔上铺上厚厚一层稻草,稻草上再摊平吸足了盐分的灰。最后靠下雨或者人工用淡水浇在灰上,这才是淋卤。

煎煮制盐的方法操作复杂,需用大量人力准备柴薪和煎卤水,因而成本较高,而且大盘铁日夜仅能煎二百斤,小盘半之,生产效率比较低。

而晒盐法呢?陆谦提出此法,也是只对了一张嘴的本事。一切都是手下人操办。完美的将晒盐法从陆谦的‘脑洞’变为现实。

一夫之力,一日亦可得二百斤。因晒盐法无柴薪费之故,且节俭民力,于是那盐价极是低廉。

煎盐法之盐价高数十钱一斤,而晒盐法之盐价极高则不过钱二文一斤。是以,陆谦以十钱一斤甚至更高价格贩卖食盐,他的心肝绝对是黑的。

也就在他没注意到的侧后,白日鼠正用赞赏的目光看着张俊,这汉子果然好气力。

“晁盖哥哥叫俺留意可造之材,这战俘当中果然是有可造之材。”如此气力,如此耐力,他白胜一百个不如。

“张俊。好名字,俺白胜记下了。再过一刻钟,将他唤来见俺。”

打跟随晁盖投效了梁山泊后,就时来运转,‘兴旺发达’的白日鼠,现下是棣州埕口盐场的副总管大人,隶属于转运司下属的个盐课提举司。也是堂堂的六品官了。谁能想的到,这昔日安乐村的一闲汉如今也较之正牌大县县令都尤高一等?

古人云:杀人放火金腰带,那还真有不假。

当水师彻底打通了高丽的关卡,这食盐甚至能卖到高丽去。

“张俊,张俊,且来。”

一刻钟光景眨眼即逝。盐仓监管高声叫着,刚拿起水瓢的张俊,恐只呆滞了一秒,就反应来,丢下水瓢,跑步前进。

副总管都是正六品,那正牌总管便是从五品,甚至是更高的正五品。

原因便是这埕口盐场足有一千守备军,监管着盐工盐丁三千余人,各处聚集着总数五千余的战俘劳力。后者可是一重担子,但也是因为有了他们,埕口盐场才只用了半年光景,便一举把齐鲁之地的盐场桂冠摘到手中。

这个盐场从一开始便与众不同。它推行的是晒盐法。

众所周知,煮海为盐。中国自古以来走的便是煎盐法,至少在此之前。晒盐法乃是绝对的先进技术。

即使它之效能比之后世的现代化盐场来,就是蚂蚁与大象的区别。但在眼下这个时代,晒盐法比之步骤繁琐的煎盐法来,那就是跨越式的大发展。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