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长风万里尽汉歌 > 第五百八十六章 宋江受贿?【求订阅】

第五百八十六章 宋江受贿?【求订阅】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几十万西军的粮草物资供给,即便那担子并非全部压在他们的肩膀上,那也一样叫关中百姓喘不过气来。

这农业用水比起汉唐是只多不少。

许贯忠就是告诉陆谦,想要恢复渭水河运,那是异想天开。

宋夏战争对关中植被的破坏比起唐末军阀战乱是只高不低,用陆谦的话来理解,其后果是灾难性的,兀不知要用多久才能弥补。

再加上关中农业的发展,渭水已然是积重难返。

这关中之地,有一最大的不便就是运输。别看一条渭水横贯东西,可这般有名的渭水,那却是不能通航行船的。

早在春秋时期就有名载史册的‘泛舟之役’,楚汉争霸时候,渭水更是维系汉军后勤粮草的运输命脉。到了汉唐时期,从洛阳转运长安的粮草,每年兀不知有多少万石,数量大的惊人。

可是从李唐中后期,渭水河运就如大唐的江山一样,江河日下,颓势不可挽回。

“大王,这渭水河运之衰败,原因有三。一是水少,二是沙多,三是洪水期跟枯水期水量悬殊过大。”许贯忠就是一活地图,对于关中也是了如指掌。

此刻对陆谦说道:“西北本就干旱,渭水支流且少。而宋夏厮杀,许多地方没遇兵灾即是寸草不了,更无有大树。以大王话说,植被遭遇破坏,水土流失重也,河水含沙量,沉积又沉积,河身当然愈变愈浅,沙滩淤塞,自然是阻碍航运。”

然而在西陲驻守大军的可不止是北宋,陆谦仍旧要这般。只是赵宋西军是以守为攻,陆谦却是一心要开拓万里。

“所以说,还要开漕渠?”陆谦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了案头放着的一本折子。

“再则,八百里秦川,生民居多,耕地广泛,皆需灌溉之水。这长安是久经建都之地,历朝历代巩固政权的之首要因素,首先就要使首都的粮食不致发生问题。如此,这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密切关系着京城的粮食供应,这就使建都于此的历朝帝王必为此积极关心。历史上关中水利开展相当早,且成绩斐然。秦开郑渠,溉田四万顷,汉开白渠,复溉四千五百余顷,单这两个渠就是四万四千五百余顷。其他小渠更是无法计算。此般多田亩灌溉自需用水,亦是消耗渭河及其支流的水量一大因果。”

而后许贯忠又对陆谦掉了翻书袋,“王莽时大司马张戎就已指出,《汉书·沟洫志》载其言:今西方诸郡以至京师(长安)东行,民皆引河、渭山川水溉田,春夏干燥,少水时也,故使河流迟,贮淤而稍浅,雨多水暴至,则溢决。……可各顺其性,毋复灌溉,则百川流行,水道自利,无溢决之害矣。”就是说,张戎指出关中农业灌溉用水使河道淤塞变浅,结果就容易造成溢决,对河道既有影响,航运必然要受限制,可是要用废除灌溉的办法来解除水运及河道的问题。但这自然是行不通的。所以张戎的建议自然未见实行。那王莽即便真是穿越者,也只怕是红小兵的见识。为了维护渭水通行,而减少都城周边的耕地,太建议太惊悚了。

“最后就是城市用水。汉、隋、唐都建都长安,古都中以长安历时最久,京城历来便为人口集中之地,再为帝王将相的居住之所,为了满足帝王宫苑与权豪贵族的园林中池沼的水源,为了解决广大居民的给水问题。汉长安城主要地把交、潏(泬)汇积到昆明池,昆明池下口分为三派引入城区,隋唐长安城则东引灞、浐,西引潏、交,也是分为三渠引入城中,这些水下流原都是流到渭河里去的。”

陆谦人并不在长安城下,他此时此刻在渭水对岸的咸阳。

看着眼前的关中地图,如何不知道许贯忠话下之意是则个。这赵宋朝里,长安固然不再是都城了,可关中地区农业上的压力与负担却半点不输于汉唐,原因只在于西军。

小说APP安卓版, 点击下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